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曾到米脂县高西沟村考察,在龙头山察看高西沟村梯田、淤地坝、水库、经济林、生态林,并听取了高西沟村生态治理情况。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了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助力乡村振兴,8月14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启航绿水青山之路,传承生态文明之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进入了被誉为“陕北小江南”的——高西沟村。
实践团一路走进高西沟村,便看到高山上樟子松林连绵不断,山坡上梯田环绕、果树成片,领略到一代代高西沟人治山、治沟、治水,主动退耕、还林、还草的有效成果,原本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疏的黄色高西沟已然变成一片绿色。
进入村子后,高西沟村党支部副书记高利东热情又专业的将高西沟的历史、文化、成就、未来发展向实践团成员做了详细的介绍。首先高书记带领大家来到了高西沟水保生态展馆,在参观展馆过程中,高书记向大家讲述了上个世纪高西沟村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疏、人民的生活穷困艰难,是陕北典型的贫困村。为了留住水土,高西沟从1952年开始一边摸索,一边总结经验。在陡坡上修水平梯田,在陡坡上种树,同时在沟道结节筑坝,层层拦蓄,淤地种植,持续治沟治坡涵养水土。使高西沟村从水土流失严重的“穷山沟”变成如今的“陕北小江南”,还增加了粮食产量,农民的口袋也富了起来。高西沟水土保持治理成果,是依靠一代代高西沟人“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得来的。
实践团跟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调研的脚步,在高书记的带领下来到了龙头山,一路上山坡非常陡峭,但是也感受到了高西沟村七十年来的巨大变化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巨大成就。龙头山是高西沟村的一个制高点,站在这里,高西沟村的山岭沟峁尽收眼底,绵延的梁峁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树,山下是成片绿油油的庄稼和果树。接着高书记向我们讲解了高西沟村在70年的实践中,按照“林上山、草上坡、粮下沟”的思路,走出了一条生态治理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摸索出了综合治理水土不流失、打坝淤地退耕不反弹、多种经营收入不减少的成功经验,成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样板。从山上一路向下,实践团看到了在党的带领下,高西沟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美好景象。
随后,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为振兴乡村经济,村中有些家庭都办起了农家乐,为了让外地游客来旅游观光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时,村民能够掌握普通话,与游客更好的交流,实践团成员走进村民家庭中,进行了普通话的推广活动,村民们认为这样的活动很实用也很有意义,同学们也希望普通话可以成为促进交流的纽带,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强有力的催化剂。
最后,实践团前往村委会,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热情接待了实践团成员,姜书记对同学们的到来非常欢迎,向大家讲述了高西沟村几十年来的巨大变化,高西沟村团结带领村民们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在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旅游开发、生态科普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同学们听后也感受到了每一位高西沟人为了这里做出的无私奉献。姜书记还向实践团签名赠书,让同学们把高西沟的精神继续发扬。高书记也代表高西沟村与实践团签订了“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欢迎同学们每年假期都可以来到村里开展实践活动。
此次实践活动,同学们感受到了高西沟村人民凭借奋发图强和改革开放的精神,在几十年的顽强拼搏的基础上,依托本土生态资源,建立了高西沟村农业生态区,找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模式。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同学们充分学习领会了高西沟精神,学习到了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学习到了尊重规律,因地制宜的求实精神。同学们立志将这种精神传承发扬下去,为祖国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